是的,今天是我在嘉義當老師的第一個沮喪日。
雖然說是第一個沮喪日,
不過,這些令我沮喪的問題,早已如影隨形數年。
這些讓我進退兩難的問題,
其實,都不是什麼大問題,
不外乎:
「上課愛講話」
「不寫作業」
「打掃不認真」
「成績表現不好」。
還有「課本都丟在抽屜裡不帶回家」
導致考試沒準備,和功課來學校才拚命趕。
每天搞定這些零零總總的處罰,加上留下成績表現不理想的學生補考。
每天的放學,我幾乎都是辦公室最後才走的。
真不知道,我自己這麼拚命在幹嘛?
這些問題,應該所有的老師都遇到過吧?
如果我每天很兇惡,嚴厲、應該都是可以解決的。
但是,我不想很兇惡,卻又不想自己很煩悶。
一個小時之前,我躺在床上,
窗外吹來溫溫暖暖帶點鱔魚意麵味的夏夜晚風,
雙手交叉互握,在心裡祈禱:
「親愛的上帝,或是天上的老天爺,請幫助我,
有足夠的智慧,來解決這些問題,不再煩悶。拜託了!」
在鱔魚意麵的鹹味之中,
我突然想起來自己不願意『兇惡』處理這些問題的淵源......
當我還是學生的時候,
我「上課愛講話,或幫老師的話下『註解』」
結果→午休和放學常被留下來打蠟。
我「不喜歡寫作業,常常在課堂上才想起來我根本沒寫作業。」
結果→老師邊念答案我也邊抄。
我「邊打掃邊玩」
結果→被老師叨叨念,反正活該被念,我也不會覺得怎樣,唸完就沒事了。
我「成績表現不好」
結果→也沒怎樣,還不是讀了高中念了大學考了研究所當了老師?
但是,當我當了老師之後:
學生「上課愛講話」 → 放學留下來刷地或靜坐10分鐘。
學生「不寫作業」 → 寫聯絡本通知家長,放學留下來寫完才准走。
學生「邊打掃邊玩」→ 趕回去重掃。
學生「成績表現不好」→補考→補考→直到達到小考成績標準,
還要寫一堆我自己也知道沒什麼效果的訂正。
當了老師,
是不是就會忘記自己曾經是學生的那種痛苦與快樂?
當了老師,
是不是學生的秩序整潔成績就變成了我不得不扛起來的責任?
當了老師,
學生考不上好的高中,我便要視為我的失敗?
其實不用這樣對不對?
那麼,誰可以告訴我,
究竟,什麼才是最重要的,不可失去的原則?
話說,我幹嘛那麼煩惱,還從床上爬起來寫文章?
其實,我只是想要記錄下此刻的心情,
藉以提醒自己:其實並沒那麼的大不了。
文章完成了,就乖乖滾回床上睡覺吧!
我想,這些煩惱,就是我小時候讓老師們操心的現世報吧!
嗚!
- Sep 12 Mon 2005 22:29
老師vs.學生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禁止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