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教學的時候,
當老師的人,有時會錯估學生的起點行為,
問問題的時候,往往得到許多預期之外的答案。
一、「西施」讓你聯想到???
一年級生上到宋晶宜的〈雅量〉一文,
講到課文:
「也許我們看某人不順眼,
但是在他的男友和女友心中,
往往認為他如『天仙』或『白馬王子』般地完美無缺。」
我說就如同俗諺「情人眼裡出西施」一樣,
講到「西施」大家會聯想到什麼?
其實,我要的答案是:美女、天仙一類的想像形象。
沒想到,學生整齊一致的回答我:「檳榔啊~~~」
唉...算老師錯估「檳榔西施」這個流行行業帶來的影響了....
二、上有天堂,下有???
另外一次,令我印象深刻的答案,
應該是在上到「煙花三月下楊州」這句詩句時,
正在營造李白在江邊送孟浩然去楊州,
楊州多麼美麗、繁華、富庶....
正所謂「下有天堂,下有什麼?」
「蘇杭」二字正在嘴邊,
學生已經理直氣壯的喊出:「地‧獄!!」
是嗎?
大家年輕時也是這樣直接反向思考的喔??
三、風箏上面綁什麼???
最近正巧講到課本中白靈的小詩〈風箏〉,
為了引起動機,略微介紹一下風箏的起源,
風箏早名「木鳶」「飛鳶」「紙鳶」,
「鳶」字容易聯想,因為如老鷹或大鳥之形,
但是後來為什麼會被稱為「風箏」呢?
我要學生聯想看看,在紙鳶上綁了什麼,
會使「紙鳶」轉名為「風箏」?
坐在前排一個很認真的女生,回答我:「擴音器」!!
「擴音器???」
我說:「綁擴音器??」
一邊學電視廣告用台語說:
「要廣播『蔡某某,蔡某某,你阿嬤叫你去趕緊回去,
要不然你的泡麵就要泡爛了....』」
結果全班哄堂大笑,
頓時上課氣氛變得振奮起來,真是出乎我意料以外的後果...
- Feb 25 Sat 2006 11:33
師生白目對話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