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如何為學前幼兒選好書?
作者:林真美 出處:親子天下
孩子的身心發展階段不同,引導孩子閱讀的訣竅也不一樣。如何替學齡前的幼兒選書、說故事?兒童文學專家林真美提出以下實用的建議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許多家長會希望以繪本,帶領孩子踏出閱讀的第一步。近年來,繪本市場發展蓬勃,出版品琳琅滿目,但是對家長而言,如何在茫茫書海中挑選適合孩子的繪本,其實是一門學問。
學前幼兒的閱讀,可依照幼兒的身心發展,大略分為兩個階段:零到三歲為第一個階段,三到六歲則是第二個階段。
零到三歲:閱讀,非生活重心
三歲以下的小小孩,閱讀,不必是生活的重心。對這個階段的孩子而言,具體的學習較抽象學習更為實在。
孩子可以運用自己的身體四肢,藉由玩耍去探索這個世界,以累積生活經驗、培養理解能力。有了這樣的基礎,才可能進入閱讀這種較為抽象的精神活動。
這個階段,家長可著重於營造「快樂」的閱讀氛圍,讓孩子能喜歡書,而不是強迫小小孩安靜地坐著看書,以免壞了孩子的閱讀脾胃。雖然說三歲以下的幼兒不是非看書不可,但是,專為三歲以下嬰幼兒所設計的幼幼書,仍然可以是小朋友的生活觸媒之一。那麼,該如何為小小孩準備書呢?好的幼幼書到底具有什麼特色?
圖像逼真、內容切合生活經驗
好的幼幼書的第一項特色,是要表現「逼真」。所謂的逼真並不是指要畫得如同照片般寫實,而是指能掌握描述對象的特徵,不扭曲失真。
三歲以下的孩童,仍處於認識事物的階段,如果不能給予接近事物本質的東西,容易導致認知錯誤的反效果。
第二,幼幼書的內容必須是幼兒能夠感受的,因此圖畫最好能夠表現出小孩所熟悉的人、事、物,文字要簡明易懂、饒富趣味,唸起來充滿音韻之美,敘述平易、生活化。
幼幼書的內容較不具複雜的故事性,而是一條單純的軸線,讓小孩容易跟隨。或甚至只是一個簡單的概念,並能以適切的文圖搭配,凸顯它的形成過程。
美感,從小培養
好的幼幼書自然是具有美感的,不會因為讀者年紀小而降低繪畫品質,將作品幼稚化,或使用俗艷的色彩。有些家長認為,一定要「可愛」、「顏色鮮艷」才能吸引孩子,其實這是大人的偏見,也可能導致家長選了過於俗氣的書籍,窄化了孩子的美感體驗,猶如讓孩子吃下含了許多色素的糖衣,壞了孩子的味覺。
選書多元化
家長在選書的時候,不必局限於特定的類型。小小孩尚處於摸索階段,而孩子對於書本的熱忱,往往是隨機碰撞出來、沒有道理可言。
曾有一個未滿兩歲的孩子,好一段時間要我陪他唸同一本書。那本書並不是什麼「可愛」的小書,而是記錄著九二一地震災情的攝影集。或許是圖像中有太多異於日常的畫面,深深吸引著這個孩子。遇到這種情況,我也會儘量去滿足孩子的好奇,善盡陪伴之職。
市場上的書籍琳琅滿目,只是,在台灣許多值得一讀的幼幼書都以昂貴的套書形式販售,不易取得,相當可惜,但是只要家長秉持「給孩子最好的」這個原則,依然可以在市面上挑選到好繪本,並為孩子帶來好的影響。
三到六歲:閱讀的最佳起點
孩子到了三歲左右,語言能力已有相當程度的發展,加上生活經驗也比以前豐富,理解力與想像力也提升了,因此閱讀的可能性更多,這時便是正式開始走入閱讀的最佳時機。
孩子可以藉由語言、圖像的傳達,去拓展一己的世界。若是能在這個階段幫忙挑選適讀的繪本,陪著孩子一起讀完一本書,那麼孩子就能領會書中訴說的故事,並享受閱讀的樂趣。
了解孩子的特質
既然繪本的閱讀主體是兒童,那麼,我們必須了解兒童的特質。兒童和大人最不一樣的地方,在於整體掌握的能力較強,但是成人則以細部的分析能力見長。
比方說,孩子可以很快分辨出一對與他們相處過的雙胞胎,但是,大人卻要花較多的時間去作辨認。孩子或許不像大人那樣,可以說出雙胞胎的不同,在於具體的痣之有無、或是五官上的些許差異,但是,他們卻能比大人更準確掌握到兩人在整體特質上的不同。
以孩子的方式看書
孩童與大人的感知方式不同,因此好的繪本,表達方式要能貼近孩子,以恰當的文字和圖像,營造出適切的情境,幫助孩子進入一本書。
那麼大人該如何選書,才能符合孩子的需求?我們除了要虛心的多去了解小孩的特質,也不妨訓練自己,試著用孩子的方式來看書。
為學齡前兒童選書時,首先要「讀圖」。這個年齡層的孩子多不識字,因此一本書的圖像元素就成了他們理解書本的關鍵所在。
大人可以試試,拿到一本繪本時先不看文字,而是直接看圖,並一頁一頁翻閱,看看這些圖像是否有表情?是不是在傳達一些訊息?是不是有說故事的能力?我們能不能光靠著圖,就看出一些端倪,對故事了解六、七成?如果可以的話,就表示這本繪本的圖是能打動小孩的。
選書的第二步,是檢驗書中的文字。
學齡前的孩子需要依賴家長把書中的文字「唸」出來,孩子是透過「耳朵」,去聆聽書中的文字,因此家長拿起繪本,要唸出來,用耳朵去感受孩子能否了解,以及這些文字是否具有文學之美。
考驗好繪本的最後一關,就是唸給孩子聽。孩子的眼神與反應,會直接說明這本書挑得好不好,吸不吸引他。而大人也可以在唸的過程中,去咀嚼出繪本和兒童之間所潛藏的「祕密」。
每個孩子都愛聽故事。但是,如何讓孩子愛上繪本、進入閱讀的殿堂,是需要一點點小撇步的。若能做到:一、挑對繪本;二、找一個舒適安靜的環境;三、不強迫,那麼久而久之,孩子就能體會到閱讀的樂趣了。
推薦50本幼幼繪本
0-3歲
小金魚逃走了(上誼)
月亮晚安(上誼)
大家來大便(漢聲)
春天來了(上誼)
窗外送來的禮物(上誼)
麥克,吃早餐(和英)
自己的顏色(遠流)
我的衣裳(遠流)
冬芽合唱團(天下雜誌)
小象散步(天下雜誌)
去買東西!(天下雜誌)
這是誰的腳踏車(經典傳訊)
爸爸的圖畫書(道聲)
3-6歲
我要牛奶!(遠流)
好髒的哈利(遠流)
三隻山羊嘎啦嘎啦(遠流)
班班的地盤(遠流)
蠟筆盒的故事(遠流)
我最討厭你了(遠流)
像我平常那樣(遠流)
門鈴又響了(遠流)
好想見到你(遠流)
兔子先生,幫幫忙好嗎?(遠流)
霧中的刺蝟(遠流)
夜裡的貓(天下雜誌)
地面和地底(天下雜誌)
狗的鬼(天下雜誌)
小貓頭鷹(上誼)
逃家小兔(上誼)
古利和古拉(上誼)
下雪天(上誼)
打瞌睡的房子(上誼)
鱷魚怕怕,牙醫怕怕(上誼)
小鼴鼠的鳥寶寶(上誼)
猜猜我有多愛你(上誼)
好想吃榴槤(上誼)
魯拉魯先生的庭院(小魯)
動物絕對不應該穿衣服(小魯)
你看起來很好吃(三之三)
阿文的小毯子(三之三)
鯨魚(三之三)
橡皮頭蹦太郎(青林)
獨眼貓(青林)
什麼!(阿布拉)
小寶貝呢(阿布拉)
愛德華(阿布拉)
大象愛瑪(和英)
小步走路(和英)
作者:林真美 出處:親子天下
孩子的身心發展階段不同,引導孩子閱讀的訣竅也不一樣。如何替學齡前的幼兒選書、說故事?兒童文學專家林真美提出以下實用的建議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許多家長會希望以繪本,帶領孩子踏出閱讀的第一步。近年來,繪本市場發展蓬勃,出版品琳琅滿目,但是對家長而言,如何在茫茫書海中挑選適合孩子的繪本,其實是一門學問。
學前幼兒的閱讀,可依照幼兒的身心發展,大略分為兩個階段:零到三歲為第一個階段,三到六歲則是第二個階段。
零到三歲:閱讀,非生活重心
三歲以下的小小孩,閱讀,不必是生活的重心。對這個階段的孩子而言,具體的學習較抽象學習更為實在。
孩子可以運用自己的身體四肢,藉由玩耍去探索這個世界,以累積生活經驗、培養理解能力。有了這樣的基礎,才可能進入閱讀這種較為抽象的精神活動。
這個階段,家長可著重於營造「快樂」的閱讀氛圍,讓孩子能喜歡書,而不是強迫小小孩安靜地坐著看書,以免壞了孩子的閱讀脾胃。雖然說三歲以下的幼兒不是非看書不可,但是,專為三歲以下嬰幼兒所設計的幼幼書,仍然可以是小朋友的生活觸媒之一。那麼,該如何為小小孩準備書呢?好的幼幼書到底具有什麼特色?
圖像逼真、內容切合生活經驗
好的幼幼書的第一項特色,是要表現「逼真」。所謂的逼真並不是指要畫得如同照片般寫實,而是指能掌握描述對象的特徵,不扭曲失真。
三歲以下的孩童,仍處於認識事物的階段,如果不能給予接近事物本質的東西,容易導致認知錯誤的反效果。
第二,幼幼書的內容必須是幼兒能夠感受的,因此圖畫最好能夠表現出小孩所熟悉的人、事、物,文字要簡明易懂、饒富趣味,唸起來充滿音韻之美,敘述平易、生活化。
幼幼書的內容較不具複雜的故事性,而是一條單純的軸線,讓小孩容易跟隨。或甚至只是一個簡單的概念,並能以適切的文圖搭配,凸顯它的形成過程。
美感,從小培養
好的幼幼書自然是具有美感的,不會因為讀者年紀小而降低繪畫品質,將作品幼稚化,或使用俗艷的色彩。有些家長認為,一定要「可愛」、「顏色鮮艷」才能吸引孩子,其實這是大人的偏見,也可能導致家長選了過於俗氣的書籍,窄化了孩子的美感體驗,猶如讓孩子吃下含了許多色素的糖衣,壞了孩子的味覺。
選書多元化
家長在選書的時候,不必局限於特定的類型。小小孩尚處於摸索階段,而孩子對於書本的熱忱,往往是隨機碰撞出來、沒有道理可言。
曾有一個未滿兩歲的孩子,好一段時間要我陪他唸同一本書。那本書並不是什麼「可愛」的小書,而是記錄著九二一地震災情的攝影集。或許是圖像中有太多異於日常的畫面,深深吸引著這個孩子。遇到這種情況,我也會儘量去滿足孩子的好奇,善盡陪伴之職。
市場上的書籍琳琅滿目,只是,在台灣許多值得一讀的幼幼書都以昂貴的套書形式販售,不易取得,相當可惜,但是只要家長秉持「給孩子最好的」這個原則,依然可以在市面上挑選到好繪本,並為孩子帶來好的影響。
三到六歲:閱讀的最佳起點
孩子到了三歲左右,語言能力已有相當程度的發展,加上生活經驗也比以前豐富,理解力與想像力也提升了,因此閱讀的可能性更多,這時便是正式開始走入閱讀的最佳時機。
孩子可以藉由語言、圖像的傳達,去拓展一己的世界。若是能在這個階段幫忙挑選適讀的繪本,陪著孩子一起讀完一本書,那麼孩子就能領會書中訴說的故事,並享受閱讀的樂趣。
了解孩子的特質
既然繪本的閱讀主體是兒童,那麼,我們必須了解兒童的特質。兒童和大人最不一樣的地方,在於整體掌握的能力較強,但是成人則以細部的分析能力見長。
比方說,孩子可以很快分辨出一對與他們相處過的雙胞胎,但是,大人卻要花較多的時間去作辨認。孩子或許不像大人那樣,可以說出雙胞胎的不同,在於具體的痣之有無、或是五官上的些許差異,但是,他們卻能比大人更準確掌握到兩人在整體特質上的不同。
以孩子的方式看書
孩童與大人的感知方式不同,因此好的繪本,表達方式要能貼近孩子,以恰當的文字和圖像,營造出適切的情境,幫助孩子進入一本書。
那麼大人該如何選書,才能符合孩子的需求?我們除了要虛心的多去了解小孩的特質,也不妨訓練自己,試著用孩子的方式來看書。
為學齡前兒童選書時,首先要「讀圖」。這個年齡層的孩子多不識字,因此一本書的圖像元素就成了他們理解書本的關鍵所在。
大人可以試試,拿到一本繪本時先不看文字,而是直接看圖,並一頁一頁翻閱,看看這些圖像是否有表情?是不是在傳達一些訊息?是不是有說故事的能力?我們能不能光靠著圖,就看出一些端倪,對故事了解六、七成?如果可以的話,就表示這本繪本的圖是能打動小孩的。
選書的第二步,是檢驗書中的文字。
學齡前的孩子需要依賴家長把書中的文字「唸」出來,孩子是透過「耳朵」,去聆聽書中的文字,因此家長拿起繪本,要唸出來,用耳朵去感受孩子能否了解,以及這些文字是否具有文學之美。
考驗好繪本的最後一關,就是唸給孩子聽。孩子的眼神與反應,會直接說明這本書挑得好不好,吸不吸引他。而大人也可以在唸的過程中,去咀嚼出繪本和兒童之間所潛藏的「祕密」。
每個孩子都愛聽故事。但是,如何讓孩子愛上繪本、進入閱讀的殿堂,是需要一點點小撇步的。若能做到:一、挑對繪本;二、找一個舒適安靜的環境;三、不強迫,那麼久而久之,孩子就能體會到閱讀的樂趣了。
推薦50本幼幼繪本
0-3歲
小金魚逃走了(上誼)
月亮晚安(上誼)
大家來大便(漢聲)
春天來了(上誼)
窗外送來的禮物(上誼)
麥克,吃早餐(和英)
自己的顏色(遠流)
我的衣裳(遠流)
冬芽合唱團(天下雜誌)
小象散步(天下雜誌)
去買東西!(天下雜誌)
這是誰的腳踏車(經典傳訊)
爸爸的圖畫書(道聲)
3-6歲
我要牛奶!(遠流)
好髒的哈利(遠流)
三隻山羊嘎啦嘎啦(遠流)
班班的地盤(遠流)
蠟筆盒的故事(遠流)
我最討厭你了(遠流)
像我平常那樣(遠流)
門鈴又響了(遠流)
好想見到你(遠流)
兔子先生,幫幫忙好嗎?(遠流)
霧中的刺蝟(遠流)
夜裡的貓(天下雜誌)
地面和地底(天下雜誌)
狗的鬼(天下雜誌)
小貓頭鷹(上誼)
逃家小兔(上誼)
古利和古拉(上誼)
下雪天(上誼)
打瞌睡的房子(上誼)
鱷魚怕怕,牙醫怕怕(上誼)
小鼴鼠的鳥寶寶(上誼)
猜猜我有多愛你(上誼)
好想吃榴槤(上誼)
魯拉魯先生的庭院(小魯)
動物絕對不應該穿衣服(小魯)
你看起來很好吃(三之三)
阿文的小毯子(三之三)
鯨魚(三之三)
橡皮頭蹦太郎(青林)
獨眼貓(青林)
什麼!(阿布拉)
小寶貝呢(阿布拉)
愛德華(阿布拉)
大象愛瑪(和英)
小步走路(和英)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